“请全体辅导员立刻做好分批入校准备,非常时期,克服困难,用赶考的状态应对疫情防控的大考,展现机械人的责任和担当”。 3月13日,随着“机械学工”微信群一声令下,作为首批驻校的女辅导员,我迎着晚霞,数着楼梯,又住进了温暖而熟悉的“小阁楼”,原来每周一住的“周转房”,这一住不知不觉就是20天。
从“小阁楼”到“大家庭”。住进了一个人住的小阁楼,却并未感到孤单,因为我住进了一个“大家庭”,并感受到了“大家庭”的温暖:每天在教工食堂都能看到学校领导的身影,每天陪同学院值班领导走访学生寝室,他们和我们一样同吃同住在学校、共同战斗;学校后勤每天用心为我们搭配营养套餐,学校工会为我们精心准备特仑苏牛奶,学院也为我们准备了水果、面包、方便面、牛奶等“战备物资”;探访了向往已久的“冰凌花”,与它的第一次结缘还是在人文学院高院长的住校日记中,“冰凌花”已吸引众多师生纷纷前来“打卡”,而我通过主题班会将“坚韧不拔、顽强拼搏”的冰凌花精神悄悄地在学生心里“种下”;家里也给予了极大支持,期间正值父亲过生日,父亲一句“家里你放心,我们都习惯了”,让我放下了对父母的丝丝牵挂,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。还有每日住校值班和居家办公领导的关心、同事们的问候围绕着我,让我始终在大家庭的温馨氛围里感受到了足够的温暖!
从“小老师”到“大姐姐”。住校后,感觉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变得更多了,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。在“静”下来的校园里,16次穿梭在学生核酸检测的公寓和体育馆之间,数不清多少次奔“跑”在学生外出请假就医和发烧隔离的校医院之间,细数着未完成的工作,每学期开展的“班主任谈心谈话”和“学生心理排查”要加快进度了,每天晚上约3-4名学生来办公室、寝室,谈话场所灵活了许多,学生说:“齐老师,都十点多了,您还下班吗?我送您回去呀”我笑着说:“时间过得这么快吗?哪天咱们接着聊”。在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中,学生理解了老师的要求,老师解决了学生遇到的困惑,我亲切的成为了学生的倾听者和大姐姐。夜晚每当学生路过我的办公室看到灯还亮着,推开门问我:“老师,你吃饭了吗?我去给你买点饭。”这种被人“惦记”的感觉真幸福;现在我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“丢沙包”“踢毽子”,在欢声笑语中,我和学生成为了好伙伴、好朋友,成为他们的知心大姐姐!
从“小肩膀”到“大担当”。今年是我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第三年,三年来,我从没有如此清晰的理解过“深入学生”的重要内涵。20天来,我每天陪同学院值班领导走访一个学生公寓、深入一个年级、每次1个小时,看望慰问学生,了解思想动态,无论刮风下雨、每天雷打不动,也深深被“老布尔什维克精神”所折服;特殊时期学院将会议室全部对学生开放,为考研复试学生提供场地,为调剂学生进行一对一线上指导;校内值班辅导员每天作为“邮递员”穿梭在学生政审材料的签字、盖章中,校外辅导员成为“救护员”开着私家车穿梭在医院和学校之间,为学生外出就医保驾护航,向学生们传递着“人文机械”的温暖;有一天,晚上22:00查寝时我的学生对我说,“齐老师,我们现在睡前看见你、梦里遇见你、醒来还是你”。我笑着说:“那你们余生全是我了。”我每天穿梭在办公室和学生公寓之间,学生看到我会心安,而我肩上担起的是为生尽责的责任。当我看到学生们用眼里的光,心中的爱抹去他们心中的雾霾时,这何尝不是我的归处,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。
冰凌花开,疫散春来。我希望疫情“散”的再“快”一点,对黑科大“小家”的爱再“深”一点,这样的校园生活再“慢”一点,与学生同吃同住的日子再“多”一点,守护你们的日子再“长”一点....